第(3/3)页 “一切都先等扛过这件事再说。” 说完这句话,王忠勤微微哀叹一声。 听到这儿,林苒也终于意识到,王忠勤是把她当成了纺织厂里的职工对待了。 意识到俩人之间的交流有问题,林苒也不害羞,而是大大方方的指名,“王厂长,您误会了,我并不是纺织厂里的员工。” 王忠勤闻言诧异。 你不是纺织厂的员工,那为什么要张口闭口都是“咱厂里”? 林苒显然也没想到现代这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叫法,放在这个年代里会引起误会。 她轻笑着解释道,“我是通过翟天明得知咱们厂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难,刚好我又有解决的办法,所以才贸然上门的。” 王忠勤这会儿终于理解了林苒的来意了。 他想到刚才发生的乌龙,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原来是这样啊,小姑娘,那你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咱们厂渡过难关?” 哪怕王忠勤此刻正为土棕色卡其布无路可销的问题急的团团转。 但他也愿意留一点时间出来,听听面前这个有趣的小姑娘的想法。 林苒见王忠勤并没有把她的言论当做儿戏,反而还认真聆听,便镇定的开口, “我此前,已经从翟天明口中了解了一些我们厂出现困难的缘由。” “我个人认为,造成我们厂货物积压,没有销路的缘由,是因为我们过于依赖总厂。” “我们总是固定的接受总厂下发的任务,然后机械的完成。” “而这期间,我们并没有尝试寻找和稳固自己独有的销路。比如,云山县供销社明明紧挨我们厂,但它的货物却来源于省城总厂。” “这便是我们受制于总厂的终极缘由。” 王忠勤听完点点头,这确实是他们厂最大的问题,以往只注重染布技术的培训,却忽略了这个大问题。 但土棕色卡其布无路可销可不仅仅是因为这一点。 他要听听林苒还能说出哪些观点。 林苒见王忠勤认可了自己的观点,便继续侃侃而谈。 “此次卡其布无路销售,除了因为我们本身的销路渠道少之外,还因为我们厂生产出的产品过于单一。” “比同总厂,他们除了用布料占据省内绝大多数供销社外,还对部分布料进行了二次加工。” “而这,就是他们强于我们的最大优势。” “他们除了在与我们争夺买布料的人群,还包揽了直接购买成衣的那部分人。” “而我们想要反制于总厂,也需要从这方面入手。” “你是说,把卡其布二次加工成成衣?”王忠勤跟随林苒的思路,下意识道。 “是的。”林苒点点头。 “可这样我们的销售路径依旧与总厂重合,在这一方面我们根本争不过总厂。”王忠勤提出自己的疑问。 “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加入第三点,就是设计与创新。”林苒好一通七拐八拐,终于把话题拐上了正路。 “现在供销社的服装都是千篇一律,我们可以对其外观做一些细微的修改。” “让其区别于总厂的服装样式,同时还能让购买的人感到美观。” “当我们的布料质量与总厂处于同等水平时。” “美观就成了人们优先选择的一条重要指标。” 王忠勤此刻也终于意识到林苒从头到尾就是在劝他布料做成成衣,然后再把成衣做的与众不同些,好看些了。 他微微靠在椅背上,“你对服装样式的修改有何建议?” 林苒闻言二话不说,掏出了一款她结合当代人民接受程度画出来的微喇长裤摆在了王忠勤的面前。 他拿过来认真看过后,轻笑着道,“女娃娃,你跟我坐在这里绕了这么多圈,真正的核心其实就是这张图纸吧。” 林苒笑着点头。 王忠勤皱着眉头又看了几眼图纸后,好奇的问,“你为什么不直接给我看图?” 林苒诚实的说,“我进来的时候与门卫大爷聊了许久。” “他告诉我说,您是个讲道理的人,我若找您办事,就得先讲道理说服您。” “道理到了,理就通了,您就听了。” 王忠勤闻言想了想自己的性格,发现还真是这样。 他确实喜欢听道理,林苒若是真一上来就给他看图纸,告诉他照着这个二次加工卡其布,然后再拿去卖,他肯定会犹豫好多天。 但林苒先把道理拿出来忽悠他一通,他突然就觉得林苒说的很有道理了。 第(3/3)页